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一一沈括生平
北宋科学家沈括,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。在众多的科学领域当中,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,被誉为“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”。《梦溪笔谈》因集前代科学之大成,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
少年的勤奋好学,以及强烈的求知欲。
1031年,沈括出生在钱塘江一个沈氏官方世家,他的父亲沈周是一名进士。沈括在父亲的影响下,刻苦用功,博览群书。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,并随父亲宦游各州县。从小接触社会,增长知识,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性趣和敏锐观察力。
沈括从小喜欢读诗,有一次他读到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这两句诗时,引发了他的好奇心。当时就想:为什么我们这里的花都谢了,山上的花还只正盛开呢?为解开迷团,沈括邀请他的伙伴上山,要实地看个清楚明白。可是一上山一股寒流袭来,令他们几个冻得发抖,沈括当时就醒然大悟。原来山上的气温,要比山下低得多,这是由于气候的原因。沈括回家后,立即把这一自然气候的不同,导致植物生长的不同一一记录下来。从此沈括对天文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开始阅读有关气象的书籍,注意观察气象的变化。
沈括小时候身体虚弱,加上读书用功过度,经常服用中药调理。沈括祖上在医学上有所建树,有家传药书《博济方》。沈括从小接触中医的同时,搜集各种药方,进行相互对比,认真钻研。
沈括从小的喜欢刨根问底,善于琢磨当时没有想明白的问题,体现出他强烈的求知欲。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,才得以让他日后获得渊博的科技知识。

沈括的政治生涯中,利用一切机会和空余时间,学习和钻研科学知识。
1065年,沈括被朝廷调入京师,负责编校书籍,参与祥订浑天仪。沈括一改浑天仪原有的结构,进行全面的改进,使至比原来使用更方便,而又提高观测天体运行的精准度。在改进浑天仪的同时,并有机会研究天文历法之学。
1068年,沈括升任馆阁校勘,有机会接触皇家藏书。他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,认真地阅读有关历史上那些科学发明创造的书籍,搜集相关的资料,从而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与学问。
1071年,沈括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器重,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,后又负责修建园林。他在主政这两项工程时,学到了很多相关的工程建筑方面科学知识。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,向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新的建议,从而提高功效,节约成本。在按照沈括计划的施工下,节省费用数以万计,深得神宗的满意和赏识。
后来的淮南饥荒,沈括受命巡察,疏通河渠,修治荒田,取得明显成效。升任后巡察两浙农田水利,这一工程规模浩大,沈括又认真钻研农田水利方面的科学知识。向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虚心请教,与他们一起共同施工设计,尽量减少劳而无功的程序,提高效率。沈括把他亲身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,全部都记录下来,并在后来进入他的《梦溪笔谈》之中。
沈括每主政一方,都在实践当中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,并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进一步提高。把这些一手资料收集在一起,就成为他日后著述《梦溪笔谈》的重要素材

沈括杰出的军事才华,来自于他的兵器制作,来自他的战争谋略,更来自于他的兵不血刃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
1075年,沈括负责兵器的制造与储备。沈括对各种兵器进行深入的研究,提出建议大批制造“神臂弓”,当年兵器的产量提高了十几倍。随后奉命修订“九军战法”,分九军为九营,各自为阵,灵活多变,名之为“边州阵法”。
同一年的宋辽边界冲突,沈括查阅以往的档案资料,发现宋辽的协议是以古长城为界。而黄嵬山在古长城以南,相距三十里之远。沈括呈报朝廷,神宗命他出使辽国。沈括让随同的官吏带着档案文件并熟记于心,契丹宰相杨益戒每次提出争议,沈括及其官吏以档案作根据有条有理作出雄辩。连续六场的谈判,杨益戒理屈词穷,无言对答,最后以横蛮无理相威胁。沈括以国之道义,以民之根本为由,再三申明寸土不让。在沈括强大的攻势之下,辽国作出让步。两国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,沈括化干戈为玉帛是兵家最高的境界。沈括启程回国,把沿途地理位置,民俗风情,撰写《使契丹图抄》,从中学到了很多的地理知识,书成之后,献给朝廷。
1081年,蕃兵数万人进攻边关要塞,沈括派少将景思议、屈理带三千兵马进攻蕃军。命前锋李达领兵一千人出击,对外宣称有十万人的军粮马草,总帅沈括亲自率军督战。蕃兵不知虚实,军心涣散,宋军乘势进攻,大获全胜。以少胜多,而得到男女万余人,牛羊三万只,战果辉煌。
十一月,沈括抓住时机,命部将在绥德城炫耀武力,声称宋廷已任命沈括领河东十二将的兵力,兴兵西讨。驻守的西夏军闻讯打探,见人马聚集,声势浩大,信以为真,连夜弃城而逃。沈括不动一兵一马,拿下浮图、吴堡、义合。沈括守卫边塞有功,升为龙图学士。
1082年5月,宋军的兵败永乐,虽主要责任不在沈括,但是沈括作为一路主帅,在明知永乐城“路险而远”,不利胁防与救助,且地理位置险要,敌军必争的情况下,不坚持己见,而选择迎合徐禧,对永乐城失败,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沈括因此而贬为随州团练副吏,并限制自由。在这期间他可以专心整理近四十年所得到的科技资料,并奉诣编绘《天下郡县图》。
沈括的军事思想既有着古代兵家之谋略,又在前人的基础上,有着他鲜明的个性和独到之处。每一次的亲身经历,都有着他军事才能的进一步升华。
1089年,沈括举家搬迁早已购置的梦溪园,过着隐居生活。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,以全部的心血和精力,用于著术《梦溪笔谈》。汇集前人科学技术成果,一展北宋辉煌的科学成就。同时对当时北宋的社会历史予以全面的记述,具有重大的科学与历史学术价值。

沈括为着中国古代科学史的发展,呕心沥血,孜孜不倦。他一生的心血《梦溪笔谈》,也被誉为“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”。1979年,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纪念沈括,将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星星2027命名为“沈括星”。从此沈括将成太空中一颗永久闪亮的星星,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。
-
近日,有我爱卡论坛的网友发帖称,自己信用卡的额度原来是20000,在冷冻3个月后,接到短信提醒说额度调整为2000元。对此,网友大呼,这种冷冻提额实在“太坑爹”了。据了解,原来这位网友想尝试一下“传说中”的交行冷冻提额,便打客服电话咨询,客服自称这个系统每个月会审核用户的用卡情况,进行调整,说是对长[详细]
-
问题一:万一得了大病怎么办?在人的一生中,有两个我们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:疾病和意外。如果一个人真的遭遇大病或残疾,有三笔费用是必须要面对的:医疗费、康复费、收入损失费。社保可以为你解决基本医疗费的问题,但如果得了重病,需要进口药或者复杂的手术,那就只能自费了。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,特别是病后的恢复。医[详细]
-
近日,吴起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借贷担保纠纷。 2011年5月24日,原告张某某为好友陈某某在被告某银行处借款提供了个人担保。该笔借款期限从2011年5月24日至2014年5月22日。张某某提供担保的保证期限为借款到期之日起两年内,即从2014年5月22日至2016年5月22日。借款到期后陈[详细]
-
装修大计,水电先行,电路作为隐蔽工程,一旦发生事故,轻则全屋短路,重则引发事故。可见做好电线布局十分重要,电线不能直接埋进墙体或者地面,应该进行穿线,防止电线绝缘层受损。因此,一款好的电工套管显得十分重要。然而,市面上的电工套管琳琅满目,如何选择一款性价比高、质量过硬的电工套管成了摆在业主面前的一道[详细]
-
爱养花的朋友来自各个领域,商人也是其中之一。大部分花店都为很多商务场所和家庭提供了各种花卉盆栽。他们对花卉的挑选和摆放都有很高的要求。今天这几种很受商业人士喜爱的花,不仅好看还有好寓意!白掌白掌,也被称为“一帆风顺”,代表着万事顺利。它四季常青,不会掉叶,适合在酸性泥炭土中生长,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,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