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的生平是怎样的
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明代中后期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,吴中地区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名家,使明代文坛恢复了一定的活力。吴中四才子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,他们分别是唐寅、祝允明、文徵明和徐祯卿,这四个人在吴中的名气更是响亮。之前介绍过祝允明的生平与书法,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文徵明。

文徵明(1470年-1559年),初名壁,字徵明,四十二岁后更名为征仲,号停云,因为先世是衡山人,所以也号衡山居士,世人也称之为“文衡山”,长洲人。文徵明是明代的画家、书法家也是文学家、鉴藏家,诗文书画全都精通,人称“四绝”。在绘画方面,他是“吴门画派”创始人之一,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又称“吴门四家”);在书法方面,他是“吴门书派”的领导者之一,与祝允明、王宠并称“吴门三家”;在文学方面,与唐寅、祝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,也就是影视剧里经常提到的“江南四大才子”。
这样一个颇有成就的艺术大师,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他都是别人眼中的“笨孩子”。反观吴中四才子的其他三位,祝允明从小就被称为神童,五岁能写大字,九岁就能作诗;唐寅年仅十六岁参加“童生试”就高中第一名案首;徐祯卿在家中没有什么藏书的情况下,16岁就著有《新倩集》,知名于吴中。相较之下,文徵明八岁时还不会说话,甚至有人怀疑他是的智商有问题,直到十一岁才能将话说清楚。好在出身在书香门第的文徵明有一个很好的父亲,父亲文林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,他没有轻易放弃,一直很看重文徵明。当然文徵明也没有令父亲失望,跟着当时的状元郎吴宽学习经史子集,跟着李应桢学习书法,跟着沈周学习绘画,后来终于“大器晚成”,各方面都十分精通。

文徵明的仕途之路也颇为坎坷,十六岁的他在父亲病逝后,哪也没有去,一心就想着科举入仕光宗耀祖,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他总共参加过九次科考,九次都没中。直到五十四岁,他以岁贡生的身份参加吏部考试,被授予翰林院侍诏的职位,这才算正式入仕了。然而官场的生活黑暗又腐败,同僚之间还会相互打压排挤,这与他想象中的相差甚远,待了三年后就辞官回乡了。之后就一直在家中以文墨自娱,不再过问世事,这也让他进入了艺术创作上的高光时刻。

其实吴门四大家中,最受命运眷顾的应该就是文徵明了。四大家中最年轻的徐祯卿,最早离开了人世;唐寅的仕途不顺,晚年穷困潦倒最终郁郁而终;祝允明也是在不服中黯然离世。而文徵明辞官后一直潜心与创作,诗、文、书、画俱佳,一直活到了九十岁,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高龄了,或许,他才是人生赢家吧。
-
如何判断相亲是否成功,很多单身朋友在相亲后不太能判断对方是否对自己满意,迟迟没有行动就会造成误会,相亲过程及结束后总是会有些迹象表明对这次见面的结果,那么该如何判断相亲是否成功?1.对方身体肢体反应身体反应是最真实的,如果不喜欢一个人,不会跟你近距离的接触,如果当你主动给ta夹菜时,ta表现的很开心[详细]
-
大家现在基本都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,很多事情都讲究效率,感情也不例外,从而导致离婚率提高了不少。前两天有个人问我怎么样才能提高表白的成功率?个人认为表白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,成功率高与否往往取决于很多因素,包括你和对方的关系、对方的性格、你的表达方式等等。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分享给需要的朋友:1[详细]
-
一个男人爱不爱你,其实你很容易分辨出来,因为他的一举一动,都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。比如,他对你的态度,会影响到你的心情。在生活中,他对你的态度,会让你觉得很委屈。如果一个男人,总是能让你在他面前受尽委屈,那么就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你。因为在他心里,根本就没有在意过你的感受,更不会把你放在心上。他不会顾及[详细]
-
问你几个问题:你和你丈夫最后一次尽情聊天是什么时候?他最后一次主动和你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是什么时候?他最后一次和你聊共同朋友是什么时候?你有没有注意到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你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,见面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无话不谈的继续下去?即使我们每天一起吃饭,看剧,睡觉,我们总是无话可说。[详细]
-
感情里经常有吵吵闹闹,能够在吵吵闹闹中走过来的,最后都是非常幸福的。而那些走不过来的情侣,往往都有一方会很心痛,另一方则是毫无波澜。毕竟情侣真的要分手了,大多数都是有一方已经累了、或是不爱了,才会把那些绝情的话甩给对方。那么在分手的时候,什么话会让女人感到绝情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1.我想我们的性格不合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