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仲景个人简介 中医的灵魂所在
张仲景被称为"医圣"的医生。
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"医圣"。他出生于南阳涅阳县(今河南省邓州市),生活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。张仲景从小就胸怀怜悯百姓的仁心,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。
汉桓帝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,拜同乡医生张伯祖为师,学习医术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。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蔡桓公的故事后,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。他一生博采众方,勤于求证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
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,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。该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,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,对于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。
在方剂学方面《伤寒杂病论》也做出了巨大贡献,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。在医药领域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涉及了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使用,例如他创造的许多有效的方剂,如桂枝汤、麻黄汤、小柴胡汤等,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。

此外张仲景在医学思想方面也有卓越的贡献,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。他提出的"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的灵魂所在。他主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,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预防和治疗相结合,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宝贵的经验。

例如他系统地提出了"六经辨证"辨"伤寒病","脏腑辨证"辨"内科杂病",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。
张仲景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思想的医学家。在东汉后期他敢于挺身而出,反对为当时统治者所鼓励和提倡的谶纬迷信,反对巫术。中国人爱吃的饺子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而形成的食物。
张仲景在长沙做官时赶上有年冬天寒风刺骨,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遮体把耳朵都冻烂了,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。为让更多人受益,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,叫"祛寒娇耳汤"。就是把羊肉、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,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,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。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。

张仲景在医学和医药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-
近日,有我爱卡论坛的网友发帖称,自己信用卡的额度原来是20000,在冷冻3个月后,接到短信提醒说额度调整为2000元。对此,网友大呼,这种冷冻提额实在“太坑爹”了。据了解,原来这位网友想尝试一下“传说中”的交行冷冻提额,便打客服电话咨询,客服自称这个系统每个月会审核用户的用卡情况,进行调整,说是对长[详细]
-
问题一:万一得了大病怎么办?在人的一生中,有两个我们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:疾病和意外。如果一个人真的遭遇大病或残疾,有三笔费用是必须要面对的:医疗费、康复费、收入损失费。社保可以为你解决基本医疗费的问题,但如果得了重病,需要进口药或者复杂的手术,那就只能自费了。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,特别是病后的恢复。医[详细]
-
近日,吴起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借贷担保纠纷。 2011年5月24日,原告张某某为好友陈某某在被告某银行处借款提供了个人担保。该笔借款期限从2011年5月24日至2014年5月22日。张某某提供担保的保证期限为借款到期之日起两年内,即从2014年5月22日至2016年5月22日。借款到期后陈[详细]
-
装修大计,水电先行,电路作为隐蔽工程,一旦发生事故,轻则全屋短路,重则引发事故。可见做好电线布局十分重要,电线不能直接埋进墙体或者地面,应该进行穿线,防止电线绝缘层受损。因此,一款好的电工套管显得十分重要。然而,市面上的电工套管琳琅满目,如何选择一款性价比高、质量过硬的电工套管成了摆在业主面前的一道[详细]
-
爱养花的朋友来自各个领域,商人也是其中之一。大部分花店都为很多商务场所和家庭提供了各种花卉盆栽。他们对花卉的挑选和摆放都有很高的要求。今天这几种很受商业人士喜爱的花,不仅好看还有好寓意!白掌白掌,也被称为“一帆风顺”,代表着万事顺利。它四季常青,不会掉叶,适合在酸性泥炭土中生长,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,[详细]